【路南财政?战疫素描】系列专栏二 青春放歌
在财政局抗疫一线,有一个战斗的群体:他们用青春、朝气和热情,在社区、在楼群、在卡口,把“90后”三个大字写在了抗击疫情的“光荣榜”上,生动诠释了年轻一代的责任、奉献和担当。
2022年3月19日。星期六。
奔波了一周,人们在家里惬意地享受着本属于自己的周末时光。
突然,一个个电话、一条条信息,从局办公室传向东西南北,传向四面八方——
疫情!疫情!
防控!防控!
闻令而动,召之即来。年轻的党员干部接到局办公室要求返岗的通知后,迅速向南新道学院路口集结——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背景下,他们向党发出青春的誓言: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
“新冠无情,阻击有我!”
王巧巧在一个月前,刚刚报到。那是全新的工作、全新的环境。可是,她还未完全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就与疫情撞了个满怀——
“巧巧,卡口现在缺人,你先过去盯一下”;“巧巧,区流调组抽人,你马上过去”;“巧巧……”在双新社区,王巧巧成了一个“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钉到哪里,没有推诿,没有怨言。那天特别冷,一个本就瘦弱的女孩,因长时间在卡口站岗,犯了肠炎,她就在桌子上悄悄地趴了一会儿,又继续上岗。
与王巧巧不同,郭玲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接到返岗通知,她立即收拾行囊。想到“暂时不能回家”,她俯身摸了摸两个年幼的孩子,嘱咐好家里老人,立即来到机关,投入工作。
作为机关应急保障组的一员,她认真统计并核对每天返岗人员和居家人员的情况,组织发放防疫物资,及时通报并反馈各种信息,时刻关注多方需求……事无巨细,无始无终。
姑娘们义无反顾,小伙子更是一马当先。
“小夏,马上来单位!”接到通知,夏加凯火速赶到单位。一切都来得突然。制作防疫工作证,统计人员到岗情况,电话通知防控小区……夏加凯马不停蹄。
夜幕降临,夏加凯不顾一天的疲劳,主动来到卡口夜间值守。第二天,值守卡口任务量增大,他从“这岗”下来,又临时通知要走到“那岗”。
李昂是经建科负责人。3月18日,他已经值了一夜的班。第二天,他得知市内实行小区封控管理,毅然留在机关。白天,他处理各种本职业务,晚上,走上卡口值班,一连三夜。
昨天,他们还都是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儿”,今天,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就是挺身而出的战士!
张鹏返岗后,一心奔赴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踏踏实实执行每一项指令。平时热心助人的他,这次对被封控在家的居民们也是倾心相待,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搬运重物,送至家门口。
张鹏率先穿上红马甲奔赴一线
孙湖畔和王祎是两位爱美的姑娘。从来到疫情防控一线,她俩一起搭档执勤。忙碌中,她们忽略了化妆品,每天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护镜,一天几个小时值守卡点。有累、委屈,也有快乐和温馨。
两个女孩摆出有爱的pose
在不知不觉中,年轻的90后,已经成为了这支疫情防控机动队的主力军。他们在疫情一线拼搏奋战,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艰险中历练、在挑战中成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就是财政局“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