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路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路南区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儿童相关商品时要注重品质,科学理性消费。
一、“儿童食品”理性买
为儿童购买食品,消费者要认真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不要买高盐、高糖、高油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孩子在各个年龄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消费者应结合实际需要,理性购买。选购婴幼儿奶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时,注意查看标签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注意适宜人群提示,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忌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二、“儿童玩具”重安全
选购儿童玩具时,不要只图样式新奇、价格便宜,要到正规商场(网店)购买,选用产品材质、成分、合格证、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内容标注齐全的产品。选择材料清洁干净、无锐利边缘毛刺、部件装配牢固的玩具。发声玩具音量不宜过大,避免损害儿童听力。购买童车类、电玩具类、娃娃玩具类、塑胶玩具类等产品,要查看“3C”认证、QS许可。关注玩具包装上标注的适合年龄,选购与孩子年龄相匹配的玩具,要监督、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玩具。
三、“儿童服装”看材质
为儿童购买服装,要尽量选择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好的面料,如全棉织物、真丝织物等天然纤维制成的面料等,有发霉、石油等怪味或明显刺激性气味的服装不要购买。另外,还应注意服装标签,包括吊牌和衣服上的耐久标签。吊牌上应有商标、中文厂名、厂址、商品名称、商品执行标准号、商品质量等级、安全技术类别等标志;耐久标签上应有型号规格、纤维成分含量、洗涤方法等标志。购买3岁及以下婴幼儿商品时,一定要查看产品是否有“A类”标志、“婴幼儿产品”等字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服装分为三个级别,A类是婴幼儿用品,B类是可直接接触皮肤用品,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
四、"儿童化妆品”认标志
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出台了《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进行备案的、2023年5月1日后生产或进口的儿童化妆品(包括儿童牙膏),必须全部标注“小金盾”标志。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认准儿童化妆品专用标志,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儿童化妆品,可以通过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或者“化妆品监管”APP来查询所购买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信息与其产品注册或者备案信息是否一致。凡标签标注中有“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的,一律不要购买。
五、“儿童游玩”重提示
家长带孩子在公园、游乐场等乘坐游乐设施时,要选择营业执照及有关资质齐全,按时完成检验,符合儿童身心健康的专业正规游乐场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游乐项目。家长要引导孩子乘坐游乐设施前仔细阅读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关警示提示。要提醒孩子游玩时有序排队,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做到文明游玩。
六、“儿童消费”要身教
“身教”大于“言教”,其实为孩子购买和指导孩子使用消费品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正确消费知识的有效途径。家长们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消费概念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地开展消费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的好习惯。
家长带孩子进行消费活动时,一定要记住索要并妥善保管相关购物凭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投诉举报电话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