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科普|公众十大用药提示(一)、(二)

发布时间: 2024-09-04 17:08:14

一、慢病不能只囤药,定期复诊莫迟疑

有些慢病患者认为用药以后感觉不错,一直吃药就可以了,为了方便就只囤药吃药,而不按照要求定期复诊做检查。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即便有些慢病治疗药物可以开较长时间的处方,也要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长期自行用药不复诊,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往往容易延误病情。

以2型糖尿病治疗为例,控制血糖稳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防和延缓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如果出现了轻、中度并发症,需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重度并发症,则需要到眼、肾、神经、心脏、血管外科等专业科室就诊,接受针对性诊治,防止重度并发症造成致残致死。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诊进行相关检查,血糖控制不佳者还需要增加检查频次和项目。只有进行规范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药物治疗,才能实现全面降糖、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慢病患者不应只囤药吃药,还要定期复诊进行监测,接受教育和随访,千万不要嫌麻烦。

二、控制血压要坚持,随意停药伤身体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有些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好,或擅自长期停药,或断断续续用药,却不知这样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高血压是罹患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只有坚持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因此,不符合停药条件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打消停药的想法,坚持服药。

如经医生判断确实可以减药,减量原则为缓慢平稳减量,以避免血压波动或反弹。如果是联合用药,应优先进行减量,而非先减掉其中1种药物。如血压保持正常在6个月以上,可先将原有药物剂量减成最低维持剂量。比如,之前服用氨氯地平10毫克/日、培哚普利8毫克/日,可减成氨氯地平5毫克/日、培哚普利4毫克/日。如血压还能保持正常6个月以上,可考虑减掉1种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为Ⅱ级以上、中高危组的高血压患者,完全停药的可能性不大,建议在心血管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