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除了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也能提供接地气、差别化的法律服务,是多种多样、层次丰富的法律服务市场的一部分。然而,有一些法律咨询公司超出规定范围招揽法律业务,虚假承诺,任意收费,“雇佣”执业律师、转包服务项目等违规经营,有的公司甚至盗用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名号招揽业务,而其从业人员并不受《律师法》的约束,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诸多不便。为此,路南消协提示广大群众审慎选择法律咨询服务公司,避免原本想寻求帮助结果受到伤害的局面发生。
法律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往往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其强项在于营销。为了降低成本,咨询公司用标准化方案代替有“定制化”特征的法律服务,甚至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具备律师从业资格……目前法律咨询公司普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市场监管部门对其管理经营者的资质无特别要求,司法行政部门也未能参与准入审查,行业服务行为缺少应有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投诉处理机制和处罚机制,法律咨询服务行业变相处于完全开放状态,导致当事人在获取法律服务权益受损时,极可能出现维权艰难的情形。
法律咨询服务公司存在的危害包括:
第一,从业人员法律专业素质差,错误分析、办理案件,导致影响当事人权利的实现,严重的甚至导致当事人权利根本性丧失。比如耽误诉讼时效,遗漏对方当事人、证据等导致当事人败诉。
第二,为了吸引客户,会对自己的服务范围进行虚假、误导性或者夸大性宣传。
第三,虚假承诺办案结果。
第四,混淆或冒充律师身份,与当事人订立诉讼案件委托协议。然而根据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其从业人员因不具有律师身份,无依法代理诉讼的主体资格。
第五,明示或暗示与司法人员的特殊关系,甚至存在借此诈骗当事人财物的情况。
第六,往往采取不透明的收费,有些公司会以免费为名,暗中收取高额的费用;有些公司则采取按小时收费、按项目收费等,收费标准不明确,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不便。
选择法律咨询公司应注意“三看”
一看证件
正规律师均持有司法厅颁发的律师执业资格证,当事人可以根据律师执业证号码到当地司法局的官方网站上查验真伪。
二看场所
“假律师”常活跃于看守所、交警大队、医疗机构附近,借机招揽业务。当事人如需寻求律师帮助,建议到正规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
三看手续
正规律师事务所会与当事人签订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并开具等额的代理费发票。
广大群众需要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通过正规渠道和程序寻求法律帮助和服务,擦亮眼睛看清是律师事务所还是咨询服务机构,提防法律咨询服务的各种陷阱。
路南消协
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