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路南区推动文旅产业提质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1-30 11:18:27

路南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委全会精神,以服务保障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全时、全域、全季旅游为理念,全力挖掘文化内涵、整合优势资源,提质精细管理、焕新城市面貌,助力叫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河北”品牌,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

一、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突出特色构建全域旅游新场景依托中心城区系列优势条件,构建系统化、链条化、智慧化旅游格局,不断提升城市旅游休闲氛围。一是深挖资源定位区域品牌形象发掘城市原点记忆和百年工业历史积淀,不断强化对小山、开滦矿、西南交大等地域文化的研究阐释,塑造了“近代工业摇篮”“高等教育活化石”“唐山城市发祥地”“现代生态城市”等一系列特色旅游品牌。二是科学规划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按照“片区协同、多点开花”的理念贯通旅游路线网络,实现旅游资源跨片区整合联动,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一湖三里三区”(南湖,建国里、稻香里、创新里,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南部片区、城南经济开发区)旅游格局,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质变。三是完善配套提高基础服务能力。统筹区域景观功能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旅游接待与服务水平,将问询体验、交通体验、游览体验全面提标,建设创新集市、休闲街区等各类功能区域,全域布局书香驿站、便民驿站等各类服务驿站超过200个,满足游客多层次服务需求。四是数字孪生扩展智慧旅游链条依托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充分融合微信小程序、腾讯地图的便捷性,丈量南湖179个景点、停车场、服务设施和景区业态,全力打造智慧景区,以独具特色的专属手绘地图生动展示景区全貌,入选全国智慧旅游典型案例。

二、着力优化资源布局,多点突破焕发城乡旅游新生机。聚焦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更多更优质的旅游消费场景。一是“建国里”重现繁商图景以原点文化为灵魂,以“潮娱休闲”为主题,推动唐山小山片区城市更新,塑造夜光天幕、民国风情、地域文化等8大特色亮点,赋予区域先锋艺术、新锐餐饮、新派娱乐、潮流体验等多元功能,让消费者沉浸感受“老唐山”温度、享受“新唐山”生活。二是“创新里”拓展旅游功能依托创新小镇电商产业引领区、数字融合发展区建设,不断完善商业服务功能和旅游功能,促进产城人文融合,面向大众开放健身休闲中心、滑雪越野公园,与交大校区、南湖景区相得益彰,着力构建互联网产业发展与观光游憩、健康休闲于一体新型功能性园区。三是“湖畔里”引领夜间文旅依托南湖AAAA级景区建设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特色精品项目建设,打造了国内首个无动力亲子主题乐园——皮影主题乐园,整合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唐山保利大剧院等特色街区、文娱基地优质资源,持续汇聚“湖畔里”为代表新潮旅游业态,南湖景区获批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四是“稻香里”描绘乡情画卷以文化赋能为导向、乡村旅游为路径,发挥京东四大名镇”稻地镇的近郊区位、水文生态和800余年历史人文优势,建成覆盖10个村庄的7.4千米环形水系,6000余亩“稻香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农业生产、农旅观光、农耕研学、特色民宿多元业态,打造了兼顾生态水景、人文体验、游览休憩功能的乡村旅游风景线,形成了城市观览和乡村旅游同频共振的旅游格局。

三、大力提振文旅消费,全民共享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持续开展文旅品类系列活动,以全民健身引领城市风尚、以高端赛事展示城市魅力、以歌手演艺激发城市活力。一是扩大全民健身覆盖面。动员社会各界体育组织、企业协会,举办“武术节”“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周”“7·28纪念跑”和历时近两个月、覆盖全域的社区运动会,接连开展数十场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超10万,营造了全民爱运动的火热氛围,社区运动会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健身活动品牌。二是拉长特色赛事时间线推动办赛、兴业、惠民深度融合,依托唐山新体育中心、唐山大剧院等场馆承办地区性综合赛事和各类演出活动,成功举办了“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NBL全明星篮球赛”等全国知名赛事近20场次,官方赛事、品牌赛事、群众赛事齐头并进,活动不断、热度叠频,形成了以旅游为内涵、以赛事为载体的良性发展格局。三是抓实演艺经济引爆点。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今年以来,开办音乐节、演唱会等各类演艺活动20余场次。9月初,一批国内一线歌手莅临演出,带动旅游配套产品订单大幅增长,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多家酒店客满,客房收入同比增长143%;全区4处主要景点景区共计接待游客达9.24万余人次,营收增长122%,以音乐展演叫响了“钟灵毓秀、大美路南”旅游品牌。

四、创新重塑文旅业态,多维赋能打造文旅消费新体验应用优秀文化和现代技术,推动文旅产业整体性转变、革命性重塑。一是文艺赋能“深度互动”。创排“那年芳华”“相期吾少年”沉浸式演艺项目,举办了“时间匠人·非遗大唐”等一批具有唐山风味、路南特色的精品活动,持续展出皮影、评剧、乐亭大鼓等唐山特色非遗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走进景区景点、走进群众生活,真正实现游客与文化“面对面”,赋予游客观赏和参与相融合独特体验。二是科技赋能“沉浸体验”。将文化属性与数字科技相结合,用数字科技推动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原点展厅”应用裸眼3D、元宇宙畅游、VR等现代技术,重现“繁商小山”等难忘的文化记忆。南湖景区“飞跃唐山”、灯光水舞秀等系列项目,跃升为唐山文旅产业热点标志。三是美食赋能“亲身品鉴”。直面餐饮与旅行的双重需求,全力挖掘、展示唐山美食文化内涵。以老唐山味道为主题,打造了唐山宴、南湖美食广场等系列美食地标,定期开展蜂蜜麻糖、棋子烧饼、迁西板栗等传统特色美食制作体验主题活动,让远近游客在舌尖上感受唐山文化内涵、在游览中体味唐山民俗民风,唐山宴仅春节假期游览人数超50万,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特色文化美食目的地”。

五、全面推进跨界互动整合资源激活旅游市场新动能坚持全业态、全链条、全要素发展,突出“旅游+”业态融合,形成了旅游产业发展多元化格局。一是“旅游+研学”彰显内涵。立足于重温百年历史、细读工业文明,依托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抗震纪念馆,设计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科普教育展示路线,打造了“旅游+研学”样板。开滦博物馆获评“全国煤炭行业红色教育基地”,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被教育部和工信部评为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二是“旅游+创意”聚合群智强化文化资源要素实体转化,将创意作品作为旅行的“最后一道景点”,在欧亚风情小镇集聚艺术人才,开展面向全国的文创赛事、创意展会,广泛征集旅游产品设计方案,推出皮影主题108款纸板文创商品,打造了“路小南”等一批形象鲜明、风格独特的文创IP,以创意和艺术赋予路南文旅品牌更大延展性和更强生命力。三是“旅游+康养”加码幸福依托唐山优质医疗客群资源和城市南部广阔自然空间,建设唐山乃至河北省首个以医商融合、医城融合、医景融合的母婴儿童特色小镇,统筹布局主题商业街区、医疗Mall、儿童教育培训、康养中心等业态,打造休闲度假新场景、文旅康养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