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西侧,是一座集纪念性、科学性、时代性于一体的综合展馆。1995年,唐山抗震纪念馆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唐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现代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9月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抗震纪念馆还是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国家3A级景区、首批全省国防教育基地。
一、纪念馆简介
(一)历史沿革
唐山抗震纪念馆始建于 1986 年,原名 “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是我国第一个收藏陈列地震资料实物,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的专业展馆。1996 年改扩建后更名为 “唐山抗震纪念馆”,建筑面积 7700 平方米,陈列面积 5380 平方米。经过 30 多年的建设发展,2006 年、2018 年两次进行大规模调展,已经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综合展馆。
(二)建筑布局
纪念馆共分两层展厅,中央大厅为一、二层贯通,大厅正中矗立着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 1996 年 4 月为唐山人民的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 馆内布置《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展览,通过大量历史照片、实物和丰富的多媒体景观,讲述唐山从开启工业文明到创造辉煌,1976 年突遭重创,奋力重生进而再创新辉煌的艰难历程。
(三)展览内容
纪念馆的展览分为纪念展厅和科普展厅两部分。纪念展厅通过 400 多幅历史资料图片、600 多件珍贵实物,以及多种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灾难场景、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和新唐山的建设成就。科普展厅则以互动体验的方式,为观众提供全面的防震减灾知识,包括认识地震、体验地震、震后施救、家庭防震、应急避险、逃生训练等环节。
二、主题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唐山抗震纪念馆通过展示唐山人民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爱国精神,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纪念馆的科普展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防震减灾知识,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观众了解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三)青少年教育
对于青少年来说,参观唐山抗震纪念馆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生命教育。通过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和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红色教育
纪念馆展示了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抗震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力量的体现,也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参观,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三、参观服务指南
(一)开放时间
夏季(4 月 1 日 - 10 月 31 日):周二至周日 9:00 - 17:00(16:30 停止入馆)
冬季(11 月 1 日 - 3 月 31 日):周二至周日 9:00 - 17:00(16:00 停止入馆)
暑期(7 月 1 日 - 8 月 31 日):周二至周日 9:00 - 17:30(16:30 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门票信息
唐山抗震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需在“乐游冀”微信小程序提前预约,凭预约码或身份证原件进行实名登记入馆。
(三)交通指南
纪念馆位于唐山市中心抗震纪念碑广场西侧,交通便利。可乘坐公交车或自驾前往。
(四)讲解服务
馆内每日两场义务讲解,时间为上午 10:00 和下午 15:00,观众可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如需人工收费讲解或其他讲解服务,可联系馆内工作人员。
唐山抗震纪念馆是一座充满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博物馆,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青少年教育还是红色教育,这里都能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