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惠民道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群众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三坚持三着力”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施“党建共建、网格共治、服务共享、文化共融”的基层治理新途径,形成了党组织引领统筹、社会力量多元支撑、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着力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
一、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完善为民服务体系
建立“1+N”共驻共建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牵头与共驻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等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通过主动认领、协同发力、持续配合,不断推动服务重心下移、资源力量下沉,大力解决民生实事。结合“3+2”小组“爱在路南,上门行动”,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志愿者协同联动作用,积极搭建履职平台,激发代表上门服务的积极性,定期进社区服务居民,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进社区服务居民,主动为老百姓解决烦心事,满足居民微心愿,共同绘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共建美好和谐社区。今年共收集居民诉求120余条,通过日常走访、协商议事、沟通协调对所有诉求进行解决。
二、坚持惠民理念,着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各基层党组织搭建特色志愿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党员与群众之间的结对帮扶、认领服务的机制,让志愿者们在政策宣传、扶弱助残、环境保护、治安巡逻、文化惠民等多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辖区未成年人、老人及特殊群体等开展“上门行动”“幸福敲敲门”“微心愿·我帮办”等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
依托“幸福唐山”APP”、路南“初心家园”小程序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通过爱心商家进驻平台提供积分回馈兑换日常生活所需来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形成多元化参与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让志愿服务活起来,促进人人争当志愿者的热情。
三、坚持整合资源,着力形成为民服务势能
联系发挥共驻共建单位、“双报到”单位、在职党员优势特长,串联起物业、居民代表、网格员,建立“三清单”,成立了基层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参与党员200余人,走访400余次,收集民情清单、服务清单、资源清单208条,精准掌握群众基本信息和服务需求。建立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机制,搭建基层党组织+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的“四方”协商议事平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楼栋院落、凉亭长廊等设立“居民议事厅”“邻里议事亭”等,开办“小板凳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左邻右舍来商量”等协商议事会,今年针对小区环境整治、绿化提升、修建车棚、安装充电桩等问题召开协商会议136场次,真正将协商议事变“单向”为“双向”,探索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全民参与的社区治理新路子。
下一步,惠民道街道将不断巩固党建“朋友圈”,继续扎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提档升级,激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活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以“微”治“大”,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末梢”细处,聚焦群众实际需求,让社区更具活力、更有温度,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