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迎战病毒,我们心连心、共奋斗。广大志愿者,疫情防控,需要你们的加入……”疫情开始,尚德社区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号召居民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筑牢安全防线。
疫情防控是集结号,只要居民需要,所有志愿者立刻进入“战时”状态。一时间,疫情志愿者招募令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传开,当天,就有10余名志愿者加入进来,他们中有退役军人、高三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党员,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17岁。
葛壮,尚德社区志愿者,95后退役士兵,他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受益于党和部队培养,要永葆军人本色,为抗疫尽一份力。”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进行入户排查、防疫知识宣传、发放出入证等工作,更是主动为隔离的密切接触者送去食物和生活必需品。“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褪志”,他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依然冲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疫情防控,我不能缺席”,是他心中的信念。
郑喜源,尚德社区志愿者,华北理工轻工学院大一学生。新冠病毒牵动着人心,很多一线的工作人员一直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他的母亲是一名社区党总支书记,防疫期间,他的母亲日夜坚守在一线,保护着社区居民的生命与安全,他认为,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感染了他,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义不容辞的加入到了他母亲所在的社区志愿团队中。积极协助社区进行入户排查、在卡点执勤、防疫知识宣传、发放出入证等工作,因为他熟悉电脑,录入全民核酸信息的任务也落到了他身上,这些信息都是社区工作人员不辞辛苦、楼上楼下挨家挨户去统计的,包括户主名字、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他就是负责把这些住户信息一一核对好后快速地录入电脑做成表格,然后打印出来。“虽然我不能到疫情最前线,但我时刻都准备着,学有所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说,在这次防疫“第一线”的工作实践中让他深深地感受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默默地负重前行,“河北加油!中国加油!”
安立龙,尚德社区志愿者,他既是尚德社区的居民也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家属。他说“作为家里的‘靠山’,爱人的工作就要无条件的支持!”为了支持家中的女强人,这位“贤内助”不仅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还成为了尚德社区的志愿者。他穿上志愿者马甲,进楼入户,协助社区一起完成对居民和外地来沪人员的信息排摸,并做防控信息的宣传。出入证发放的第一天,他又出现在了现场,帮助社区一起核对居民信息、发放出入证,维持现场秩序。几位居民知道此事后不禁被感动,为他竖起大拇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实的后盾,尚德社区的广大社区工作者才能全力以赴,奋战在社区防疫最前线。
李思柔,尚德社区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也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凛冬初至,河北省的疫情又在这个严寒“卷土重来”,作为一名党员,她积极响应路南区委的号召,报名成为一名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投入到协助社区组织的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即便冒着感染风险,但是她知道,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党员就应当冲锋在前。担任志愿者以来,她主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居民出入证的登记与发放,以及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民核酸检测的信息登记及体温检测等工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的工作让她深切体会到了党员两个字的真正含义。虽然志愿者活动在整个疫情防控的大局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无数个像她一样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让一座座疫情中的城市变得不那么冷漠,也让每一个居民们在这寒冷冬日里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吴卓俊,尚德社区志愿者,高三在校生,每天上午,完成计划好的复习任务后,他便会来到这里参与“疫”线志愿服务,积极协助社区完成入户排查、在卡点执勤、防疫知识宣传、发放出入证等工作。每次听到居民贴心地说“小伙子你辛苦了,注意保暖!”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意义。吴卓俊表示,现在这个阶段学业固然重要,但社会责任感也很重要,大家都在为防控疫情工作努力,我也想参与进来出一份力,父母很支持自己的决定,社区还有几名学生志愿者,刚成年即将步入社会的他们,都将“疫”线工作经历当做人生中一份重要的考卷!
付治嘉,尚德社区志愿者,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大一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的他说:“现在我虽然只是一名初到大学的学生,但也应做到心中有志,投身于志愿者行列,响应国家号召,为社会做贡献,服务大众。”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主动加入尚德社区志愿者行列,为了更好地预防疫情的复发,在疫情期间他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看守在仁泰里小区门口,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发放出入卡,严格控制,确保进出人员都健康无碍;通过测量小区人员体温,仔细检查他们的健康码,将疑似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入小区的概率降到最低;在全民核酸录入数据期间;在全员核酸筹备时期,他和其他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内部对全体居民信息进行统计,协助社区完成核酸检测人员名单,填写表格,缓解了社区防疫工作的压力,为全员核酸检测提供了基础数据。他始终坚信,"青春不可虚度,奉献收获希望!"
张宗凯,尚德社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他说:“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更历练自己。”零零后的他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正值春节放假,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抗疫工作。他积极肯干,勤学勤练,任劳任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向社区居民认真宣传防疫知识,核查和发放出入证更是尽职尽责;为保证那厚厚的居民信息准确无误地录入社区系统,工作量大的时候中午不回家也是正常的。社区工作本就繁琐,入户排查的任务是艰巨的,小小年纪的他从来都是笑着完成,眼睛里投射着温暖和勇敢,更有无比的坚毅“只有防疫防控工作才是主要的,做就要做好!担当和奉献才是青春的本色!”
张晓阳是吉林建筑大学一名普通的学生也是尚德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刚放寒假的他,一听说疫情防控期间急需社区志愿者,就立即报了名。在这期间,他完成了发放出入卡,卡点执勤,张贴通知,录入全民核酸名单等任务。虽然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整个疫情防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即使这些工作略显枯燥,可他却每天认真完成工作。因为当穿上这身红马甲就意味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责任。通过这次志愿活动他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在疫情面前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勇敢。他曾坚定不移地说:“现在国家大疫当前,不为别的,我就想为祖国、为家乡出一份力,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李鑫慧,尚德社区的一名青年志愿者,是邢台学院在读大学生,刚刚放假一波疫情又席卷而来,她觉得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应响党的号召,更有义务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到社区后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居民出入证的登记与发放,防疫知识的宣传等工作。疫情暴发期支援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们,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精神更是让她深受触动,更为她在社区服务中提供了精神力量。
志愿者的岗位是虽然是平凡的,但坚守的身影是最美的,他们不为掌声,不为鲜花,不求赞美,只为心中的那份责任。她也希望在抗疫期间可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