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虽小虽窄
却是一座城市中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息息相关~
今天,小编就带您
来咱女织寨镇学警路转转~
在这条路上
弥漫着学生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
和武警训练铿锵有力的呐喊
“学警路”由此得名~
时光冉冉,岁月流淌,文明如水,润城无声。初夏的女织寨镇,不止有映入眼帘的晴空白云,轻抚耳鬓的凉风习习,还有深深浸润城市血脉的红色底色。学警路“拥军爱国”主题背街小巷的改造,成就了女织寨镇别样的“党建风骨”。
1.突出特色,彰显“学警”文化内涵
这里,不同于城市中心的高楼林立,这里的老街旧屋沉淀着一代又一代老唐山人原汁原味的生活。如今,徜徉在这小巷间,映入眼帘的既有与生俱来的历史厚重感,又有精雕细琢后极具特色的细腻感,让小巷既有历史文化的底蕴,也有重新焕发的生机。
“南昌起义”“古田会议”“鱼水深情”……一幅幅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军队漫画史诗,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仿佛穿越岁月的长河,铺展在眼前。
“白墙畔,柳荫街,真情无限;军民谊,鱼水连,代代相传。”这条以“拥军爱国”为主题进行精雕细琢的小巷,将中国人民解放军95年间发展壮大的历史完美展现,严肃的历史题材与轻松活泼的漫画形式相结合直观再现出了这支伟大军队的光辉足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领略人民军队不同历史时期的风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子弟兵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既让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深入人心,也全方位营造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2.倾力打造,“绣”出群众期待图景
今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党建引领,紧抓创城契机,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目标,全力推进背街小巷提升改造,让背街不“背”,小巷不“小”,全力给群众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学警路此次改造路段北起花园街南至吉祥路,因这条路上建有学校和武警支队,“学警路”由此得名。改造前的学警路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无证无照的小商小贩占道经营,还有些村民破墙打洞、乱写涂鸦,使得原本静谧的小巷伤痕累累,破烂不堪。“经常有小孩、老人被迫走在机动车道,机动车擦身而过,非常危险。”一位村民说道。这条夹在城乡交界当中的背街小巷,一度成为管理缺失、整治回潮的“灰色地带”。
为避免“千街一面”,我镇在充分结合本地实际与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学警路的由来制定了“一巷一策”设计方案,将小巷蕴含的历史渊源、特点特色、文化底蕴等要素融入其中,进行充分挖掘、提炼后,在改造中保留最浓郁的“街巷味道”,同时融入与之契合的“拥军爱国”党建题材,确保街巷的内涵和实用功能得到全面改造提升。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背街小巷于细微处诉说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浓缩了一座城市的民生。下一步,我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在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标准下,继续发力,精心耕耘,切实把背街小巷打造成为基层治理的亮点、文脉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让文明的触角蔓延在女织寨镇的大街小巷,深入广大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