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催时序,悦和绽新风。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11月1日上午,西越河村法官实践工作站正式成立。路南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永民,女织寨镇党委书记崔宁学,路南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郭涛,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健,女织寨法庭庭长马征,西越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明参加揭牌仪式。
西越河村法官工作实践站的建立,是女织寨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又一创新成果。把法官工作实践站的工作主动融入到镇党委、村党支部建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靠前提供高标准、高质量法律服务,为村民做好普法宣传和矛盾调处工作,打造群众身边的法院。依托法官实践工作站,女织寨镇党委致力于建立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邻里有了纠纷,有没有人及时从中调解?村民、居民利益受到损害,能不能及时获得赔偿?农民工拿不到工资,怎么获取法律援助?村委会管理如何完善?这些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事关每一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老百姓个人来说都是“急难愁盼”的大烦恼,都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着力点。
2022年,在区、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法委、司法局、区法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越河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初心家园党建品牌建设,联合女织寨镇司法所、女织寨镇法庭等单位先行先试,党建共建,建立矛盾纠纷排查、三级联动调解、精准普法宣传三项工作机制,培育“初心言和”调节队伍,增设金明调解室、法官实践工作站、网格员之家等活动阵地,丰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行无讼无访村庄建设,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新路径。
女织寨镇西越河村法官实践工作站的设立,旨在帮助指导村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开展诉讼源头治理,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社会矛盾、风险化解于萌芽、末梢,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金明调解室、网格员之家等活动阵地一道,成为党建引领下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途径。这是女织寨镇“初心家园”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三年行动的又一个打造成果,是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实践创新。
在整合综治、司法等多部门资源基础上,女织寨镇党委携手路南区法院、女织寨镇法庭,结合西越河村网格员和“初心言和”调解队伍,构建起以三级联动调解机制为主体的“法官+工作站”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切实将矛盾化解于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
一是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网格员定期进行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发现的矛盾纠纷线索第一时间在微信群中通报,金明调解室以及“初心言和”调节队伍的特聘调解员根据责任区域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及时研判化解,确保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是三级联动调解机制。“三级”分别指网格员、村“两委干部”、金明调解室以及“初心言和”调节队伍的特聘调解员为第一级;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为第二级;法庭人员、驻庭人民调解员和纠纷发生村的法律顾问(律师)为第三级。矛盾发生后,逐级进行调解。如遇疑难复杂纠纷,“三级调解”人员共同参与,协力解决。
三是精准普法宣传机制。组建“初心为民”宣传团,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普法宣讲,切实将“听得懂”的法律知识和“用得上”的民间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接下来,女织寨镇将进一步抓党建强阵地,聚人心促发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进一步深化初心家园服务站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