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文明之窗 > 内容

祝贺!路南区付东艳荣获第八届唐山市道德模范称号!

发布时间: 2022-01-01 10:27:14

喜讯!喜讯!喜讯!

12月21日市文明委发布

《关于发布第八届唐山市道德模范的通知》

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尚德社区居民

付东艳

被授予“第八届唐山市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

图片

2021年9月以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组织开展了第八届唐山市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按照从严把关、优中选优的原则,经过严格规范的评选程序,市文明办决定,授予苏海东等10位同志第八届唐山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其中,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尚德社区居民付东艳荣获第八届唐山市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称号。

微信图片_20221111102907.jpg

十三位老人的“亲闺女”——付东艳

一片孝心只为夕阳更绚烂


付东艳,女,1977年1月生人,路南区第五届道德模范。是梁家屯路街道尚德社区第二网格108楼的一名普通居民,获唐山市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路南区第五届道德模范。邻里街坊们提起付东艳都是赞不绝口,说她是一名百里难找,千里难寻的孝顺好儿媳。付东艳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付冬艳的公公艾振利于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时被砸成的重度高位截瘫,胸口以下全无知觉,完全不能自理,付东艳从结婚那天起,就担负起了照顾患病公公的重担。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她和丈夫商量把老人从敬老院接回了家中照顾。从那时起付东艳天天给父亲按摩、定时吃药,擦洗身体。为了不让老人长时间卧床身体长出褥疮,她每天都要为老人翻身数次。一个行动不便的人,大小便失禁是再所难免的,作为儿媳的付东艳,从来没有嫌弃公公内衣、内裤刺鼻难闻的味道,总是给他换洗得干干净净。高位截瘫的病人在饮食上也有很多的特殊要求,付东艳咨询医生,专门定制了老人的居家饮食食谱,每天她都换着花样的为老人做饭,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还少吃多餐。她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亲来孝敬,每天陪老人聊聊天,给老人读读报,讲讲日常发生的一些趣事。

图片

在照顾好老人的同时还要照看好两个年幼的孩子,尽管每天照顾老人和料理家务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但是她还是无怨无悔的默默的为这个家坚持着,奉献着。而自己已经患上了腰间盘突出,有时候回到家后,累得她都直不起腰来,而且疼痛难忍,觉得浑身疲乏。她怕丈夫和孩子担心,自己的病情从来没有在家说起过,自己一直在默默的承受着。每次和老公通电话,还要互相安慰不要太悲伤,看着老人病情得到控制,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懂事,付东艳的心里感到很是欣慰。出院后,专家会诊时,曾说老人最长只能再活5年,医生嘱咐家属尽量少给老人吃肉和油腻的食物,但是老人不理解,固执的老人还经常发脾气和谩骂付东艳,面对老人的不配合与不理解,她也曾偷偷地流过眼泪但是她没有抱怨和放弃,而是耐心的解释和开导老人,慢慢的得到了老人的理解,改变了老人的饮食习惯。

四年前公公去世,尽管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操劳了20年的她,起码可以安静地睡个“整宿觉”了。可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到幸福院工作,每天照顾12位老人的衣食起居。付东艳说:“照顾了20年老人,我知道他们的想法,我理解他们的脾气,我喜欢跟他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我心情就好,干起活儿来都觉得特别有劲。”

在幸福院工作期间,她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因为有的老人受教育的程度低,加上他们大多是没有成家或中年丧偶丧子的人,孤独生活惯了,要融入敬老院这个大家庭,一时难以适用。面对这个特殊人群,付东艳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感染他们,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胜有声的效果。她从来没有节假日,什么活都干,无时无刻不记挂着老人们。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了解每个老人的不同经历,从交谈中掌握老人的思想动态,并一一记下来。每当天气变换,她会及时提醒老人多加衣服;每当老人身体不适时,她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每当老人遇到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时,她会想尽办法,耐心开导,使老人开心释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激情倾注在工作上,把奉献书写在人生里,这就是付东艳的座右铭。数年如一日,付东艳就凭着自己这份坚定的信念和无悔的追求,在幸福院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