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路南区小山街道小山隆义里社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发布时间: 2022-10-03 17:49:52

近年来,小山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区委“12358”工作思路和“13223”党建思路,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围绕辖区企业商户多、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的特点,创建了“暖红小山365”党建品牌,形成了“一总支一特色”的党建新格局。其中,小山隆义里社区依托初心家园阵地,积极探索“楼门文化”,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提高了治理效率,让楼道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楼门——积极探索“服务与治理双融合”新模式

小山隆义里社区在“特色楼门”打造过程中,深挖志愿服务队资源,向120余名志愿者和70余名“双报到”党员发出号召,建立起了志愿巡逻队、文娱宣传队、民情走访队,切实激发群众自治热情,稳步提升了群众自治能力。8楼3单元“志愿楼门”打造以来,一抹“志愿红”已经成为小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常态化管理中,他们是小区的巡逻员,关注着社区的一草一木,谋划着社区的发展和未来;在应急管理中,他们是外来人员排查员,是核酸检测员,是物资配送员,是关爱特殊群体的心理医生,是守护社区安全的“门卫”。正是这些志愿者,传递了浓浓的正能量,展现着“小山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志愿楼门”打造中,大家都以能在“小山志愿红”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为骄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小山隆义里小区蔚然成风。

文化楼门——着力提升社区全体居民的综合素养

8楼1单元是“文化楼门”的试点。通过积极整合社区里的医生、护士、教师、律师、武术爱好者、金融从业人员等资源,小山隆义里社区打造了“邻里一家亲”文化楼门,延伸了初心家园室外活动新阵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文化楼门打造过程中,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积极响应,5位居民共同联手,在楼门口共同书写“邻里一家亲”5个大字,让居民在楼门打造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归属感、幸福感。这5位居民里,有年近八旬的老人,有才上幼儿园的孩子,也有青年大学生,大家共同书写希望,将打造“我们幸福的家”作为楼门理念,号召居民积极展示手抄报、书法和手工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居民们的心田。同时,该社区还将文化楼门和党建文化广场的“初心课堂”、“阳光议事厅”结合起来,实现了楼门文化和党建阵地的融合,在激发党员初心、凝聚居民民心等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和谐楼门——扎实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爱护家庭,邻里和谐,互帮互助”,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社区和谐的坚实基础。小山隆义里社区书记刘文静表示:“楼门文化的打造,能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能够让一个楼门的群众组成一个大家庭。和谐楼门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我社区党建品牌(美好的生活)的内涵,实现了楼门长、志愿者、居民积极参与、共建单位大力支持的共建格局”。8楼2单元是该社区“文化楼门”试点,在创建中,取得了路南武协、建设银行复兴路支行的支持,多次组织太极舞剑、端午包粽子、慰问特殊群体等活动,将孝老、敬亲、爱幼、互助等理念融入到小山隆义里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展示了居民群众的团结和友善,让老旧小区在“和谐楼门”建设中焕发新的活力。

特色楼门的打造,是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成果,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除了已经打造好的3个“特色楼门”外,该社区正在打造4楼5门、4楼4门的“孝老敬老”、“童心向党”2个楼门。下一步,小山隆义里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广“特色楼门”文化,细化辖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将“美好的生活”党建品牌和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在老小山繁商区这片土地上,唱响“英雄城市党旗红”,在“经济强区、幸福路南”建设中扛起小山人的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