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山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区委“12358”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3+2”小组“爱在路南,上门行动”,在基层实践中切实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在干事创业中切实谱写为民服务新篇。
小山街道在推动各项工作中,始终把提升服务效能作为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广泛征集群众“微心愿”,积极搭建互助“连心桥”,多次组织居民议事会、党代表座谈会、网格员座谈会,将群众需求“议一议”,让民心“聚一聚”。小山隆义里等社区建立了“阳光议事平台”联络站,依托“圆桌会”、“小板凳”、“家门口”等阵地,多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关于民生、就业、医疗、小区环境、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烦心事”、“揪心事”,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截至目前,街道共收集关于小区便民设施、环境提升、社区建设、困难帮扶等意见建议150余条,均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及时解决。
为切实把“3+2”小组“爱在路南,上门行动”做实做细,小山街道各社区安排专人记录群众“微心愿”,依托初心家园积分兑换机制,呼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网格员、志愿者积极认领群众提出的便民座椅、凉亭、义诊、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等问题,积极构建“居民点单、社区搭建平台、多元主体参与服务”模式。通过召开党代表、党员、群众、楼门长、居民代表、境内商企等群体共同参与的协商议事会,多轮讨论,逐一化解,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2023年以来,小山隆义里等社区聚焦群众“微心愿”,依托“能人智囊团”、“少年先锋营”、“雏鹰小队”等志愿服务队伍,首创“五动工作法”,结合群众需求新设便民座椅50余处;修建凉亭2座;修建小花园2个;组织义诊义剪义卖等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体1700余人;组织儿童红色教育等活动40余场次;持续组织“党群公益直播间”、“健康微课堂”、“党课录播”、“五防安全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让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工作做的好不好,群众来评判。近年来,小山街道一直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首要条件,用“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考核工作人员、网格员的重要指标。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街道严格压实五级网格责任,通过随机走访、登门入户、电话微信、发放问卷等方式,积极征求群众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小山隆义里等社区,在持续开展“百家宴”、“特色楼门文化”等工作基础上,积极评选“最美小山人”、“最美网格员”,引导广大群众用好“投票”这一表达渠道,实现正向导向,确保把工作办到群众心坎上。
接下来,小山街道将持续深化“3+2”小组“爱在路南,上门行动”,以“小积分”撬动“大能量”,以“荣誉榜”激活“新动能”,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志愿服务”模式,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路南篇章贡献小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