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人人争做文明使者·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学院南路街道11月第一周“社区文明标兵”事迹展示

发布时间: 2022-11-03 10:22:59

尚湖名筑社区

李丹阳,尚湖名筑社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现为唐山市丰润区假日壹号二期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安全的“吹哨员”,2015年被评为建设集团先进工作者。“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李丹阳身上的标签,工友们有无正确佩戴安全帽、临边及高处作业是否系挂了安全带、工友头顶上方是否有正在吊运的材料……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进行检查,第一时间敲响警钟,保证大家有良好的作业状态,是李丹阳作为一名安全员的职责与使命。

他深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3月份我市出现新冠疫情,社区急需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站出来说:“在单位我需要负责工地现场的安全,回到家我也要负责起我们共同生活家园的安全!”不管是前期电话排查工作、核酸登记还是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他都一直冲在前面,“若有需要,一呼就到”,守护着社区近两千人的安全和健康。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核酸检测筛查常态化,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再次上下拧成一条绳,李丹阳就是志愿者行列中最坚固的一员,不管多早不管多晚,临时性的还是常态化的,每次核酸检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用实际行动保卫着辖区内居民的平安,彰显了安全“吹哨员”敬业、责任、奉献的工匠精神!

湖滨花园社区

在新谊社区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是社区志愿者中的模范标兵,他是居民眼中的“好小伙”,是社区姐妹们的冯大哥。

疫情发生以来,黄伟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戴着红袖章,红马甲,穿梭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里,负责走访入户、宣传排查、发放物资等。每天早上他认真组织配合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建立微信群,做好群众后勤保障工作。他常说虽然累点,但是非常值得,能够为自己的家园尽一份量,吃点苦不算什么。他还积极动员爱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学习扫电子健康码录入信息,投入抗疫一线的工作中来,虽然家中还有一名高三的考生,但他们可以克服小家困难,逆行请战,舍小家为大家,不失坚定。

黄伟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彰显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困难面前决不退缩,勇敢冲在人民的最前头。

国防楼社区

孟庆娟是国防楼社区一名年近七旬的退休老党员、志愿者,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社会真诚奉献不计名利,富有爱心。本该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她却整日为社区的繁杂事物忙碌。孟庆娟上有90多岁的老妈要照顾,下有年幼的孙子孙女要照看,但她还是凭借着责任感,把爱心带到了社区,带进了楼门。

孟庆娟是个热心肠,国防楼社区有一位盲人大爷,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孩子们工作忙不常回来,因为眼睛看不见大爷经常吃不上饭,或是以方便面充饥,孟庆娟知道这一情况后,经常蒸一些馒头给大爷送去,还时常帮忙买些菜送去,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做些可口的饭菜让老人改善伙食,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知道大爷没药吃了她主动帮忙买药。

平日,孟庆娟了解到邻居们有行动不便或是孤寡老人需要帮忙时,总是热心帮忙买药送饭,让老人们感受到大家庭温暖。一日行善易,日日行善难,但她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无私的奉献,深受老百姓的好评,深受晚辈们的敬重。

孟庆娟常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志愿者就要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以身作则,这样才可以更好服务居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