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9月20日,学院南路街道第六届“你好·邻居”社区节暨“我爱学南·互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热闹纷呈,路南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卢双云、路南区政协副主席夏秀娟、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四级调研员刘育智出席活动,路南区委组织部、路南区委宣传部、路南区委社会工作部、路南区服务业发展局、路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共青团路南区委、路南区妇联、路南区工商联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境内20余家双报到单位、共建单位,50余家社会组织、爱心商户共同参与。
近年来,学院南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你好,邻居”社区节活动,汇集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凝聚共治共建的强大合力。本届社区节分为“启动仪式”“微Talk”“微文艺”“微市集”四大板块,从实践研讨、创新行动、为民服务、居民参与的角度出发持续深化推进学院南路街道社区治理探索,让基层治理不断深入,让居民乐享在学南居住的美好生活。
一直以来,学院南路街道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积极谋求提质增效,在探索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收获了来自社会组织、社区能人、邻里达人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为了进一步促进资源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学院南路街道与美好社工、唐山师范学院、招商银行通过党建共建的方式,联合实施“遇见学南·共创小屋”(美好社工)、“唐山师范学院党建共建”(唐山师范学院)“招商银行便民生活圈”(招商银行)三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项目。
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为了不断汇集智慧力量,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深入开展,我们广纳四方英才,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家库”,通过搭建“微talk”交流平台,促进先进地区创新理论与本土实际深度融合,为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新方法注入了强劲动力。启动仪式现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老年学与社区研究中心副主任、立德智库创始人张跃豪、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梁肖月、成都社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南负责人刘前颁发了专家导师聘书。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学院南路街道依托幸福唐山App、“初心家园”小程序等载体,实施“3+2”小组“爱在路南 上门行动”、睦邻街区“合伙人计划”,凝聚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睦邻街区合伙人的力量,形成强大的资源网络。
“微文艺”围绕“落日音乐会”主题,带动周边商户广泛参与,通过汇集党员、志愿者、企业、共建单位等资源,采用音乐会、邻里家宴等形式,呈现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新形态,同时带动城市夜经济发展。
活动现场,悠扬的旋律回荡在街区的每一个角落。1个乐队、13位达人、26个曲目组成的落日音乐会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无论是老歌的怀旧,还是流行的激情,“你好,邻居”社区节这里有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音乐故事。来往的行人驻足观看,汇聚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音乐舞台周围。
活动现场设置了邻里家宴环节,诚邀居民美食爱好者,一起展示拿手好菜,与邻里老友品佳肴、话家常、赏音乐、聊厨艺,享受浓浓邻里情。
“微Talk”是邀请政府部门、相关学者、社会组织、慈善资源、居民群众等主体,围绕社区治理主线,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发挥不同主体的智慧和力量,以主题分享、焦点讨论、交流共创的形式,共同探讨社区治理创新方式、推动多元主体“共治”、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推动学院南路街道社区治理创新高质量发展。
从“社区治理创新,我们还能怎么做”“社区治理中品牌项目如何打造”“社区治理中如何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三大焦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实例分析以及互动共创,将11个社区、50+问题充分剖析、处理。
“微市集”通过现场展示、体验、互动、销售等服务形式,侧重于慈善资源的挖掘和对接,根据前期互动确定的社区或能人的需求,将资源和人才精准对接到社区,创新服务形式,引导社区节市集服务由特定时间转变为社区常态,由固定摊位转移到居民身边,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从而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发展。共计6大分类、33个摊位展出,内容涵盖非遗、达人、儿童、便民等服务资源。
近年来,学院南路街道不断丰富“你好,邻居”社区节的内涵,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随着社区节的连续举办,在学南,社区节已经成为一场为生活加冕的盛宴。本次社区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居民间的邻里情谊,更凝聚了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共识。在党建引领下,学院南路街道将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和方法,努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