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路南区友谊街道:睦邻友好促和谐 共建共享“邻”距离

发布时间: 2023-12-05 15:14:59

“老赵,你也在这里住啊?”

“哎呀,这不是老张嘛?好久不见!”

“我们又可以一起写书法、绘画了!”

近日,友谊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燕京西里社区开展的书法绘画活动上,两位居民老友不期而遇,一见面激动不已。像张大哥和赵大哥一样,老朋友不约而同参加活动的场景时常出现在友谊街道各个社区。

今年以来,友谊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结合本地特色亮点和居民需求,开展了“爱在友谊,共享睦邻生活”特色服务项目等系列老年人服务活动。活动以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为建设重点,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使社区居民能够广泛、直接地参与社区治理。

助老服务需求精准化

为更好服务辖区的老年人,在友谊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社工站以网络调查法和走访为主,以发放线上填写表单和走访社区骨干的形式,精确了解辖区内老年群体及困难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截至目前,社工站累计入户走访50户、探访建档60余户,服务辖区居民1600余人次,组织各类活动30余场次。活动通过对重点人群帮扶、本土化“五社联动”服务机制探索等服务为载体,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建设重点,整合与挖掘社区资源,搭建社区供需平台,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建立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聚焦老年人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社工站服务开展以来,开展“社区达人计划”,引导社区居民成立康娱型群众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站适时放手,让队伍的能人骨干们逐渐自主独立地组织居民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居民自己就可协商或寻求帮助解决,从而增强了团体内居民凝聚力。更重要的是骨干居民自身得到了成长改变,意识也实现了从“你们的活动”到“我们的活动”的改变。截至目前,社工站已经服务培育了3家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自主开展活动10余场。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社工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建立志愿者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友谊街道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先后有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唐山师范学院茶艺社等多个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到友谊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有30余名大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40小时。

实施“N+”活动,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依托社工站建设,满足居民对睦邻生活的向往。深入推进资源协同,打造“爱在友谊,共享睦邻生活”特色项目品牌。以辖区内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社区与社区之间和睦相处为目标,通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社区居民能够广泛,直接地参与和治理社区,从而拉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距离,促进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