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内容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29 10:22     来源:路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12358”工作思路落细落实至关重要的一年。一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2345”总体工作布局,实施“12358”工作思路18311”工作机制,坚持以法治强引领、优服务、防风险、惠民生,构建了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幸福路南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我区荣膺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光荣称号,雷锋小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女织寨镇南刘屯村被推荐为省级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部通过省司法厅复核组初核并保留命名。按照《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要求,结合《唐山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唐山市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将我区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政治引领,强化制度保障

(一)加强顶层设计。区委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按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整体部署、省市协同、有序推进的要求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安排部署,制定印发《区领导干部执行包联制度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落实的实施方案》和《唐山市路南区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明确2023年路南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点和要点,采取区领导包联方式,全面推进全区法治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区司法局按照方案要求,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印发了2023年度政府重点工作及责任清单》,将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和镇街,实施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确保我区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高效推进。

(二)强化法治思维。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部署新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纳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议题和党校主体班培训重点课程,印发2023年度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及区政府领导学法目录全年区政府常务会议上集中学法5在新提任科级干部培训班上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袁琳琳进行了法治教育专题讲座。政府法律顾问对今年新招录80名事业编人员进行了以依法行政为内容的入职培训。同时,开办“唐山市路南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法律”专题网络培训班,927领导干部参加了网络培训。

(三)加强考核问效。制定印发《唐山市路南区区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将全面依法治区落实情况列入定量考核指标体系,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奖惩任用的参考依据。区直各单位分别制定了法治建设责任清单,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在全区实现了职责清单全覆盖。区依法治区办围绕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开展督察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被督察单位按照反馈意见要求,制定务实管用、常态长效的整改措施,狠抓问题整改,各项整改任务如期完成。

(四)狠抓示范创建。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全面做好核查验收准备工作。今年1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省委依法治省办组织的视频答辩会汇报了我区法治政府建设经验成效,并陪同进行线下实地核查,推动迎检工作圆满完成。5月,我区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命名为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12月,路南区实验小学南湖分校、稻地镇相庄子村迎接全市全面依法治县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现场观摩效果良好

二、聚焦放管服改革,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编制并印发《唐山市路南区政务服务(除行政许可、行政备案外)事项清单(20233月版)》《唐山市路南区公共服务(非依申请)事项清单(20233月版)》,对清单实施动态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落实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改革方式,编制区本级证照分离改革政策汇编,明确涉企经营事项改革举措及办理指南、材料模板,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落实。

(二)在后续监管上做“加法”。全区共制定各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制度27个,基本实现了行业领域信用制度全覆盖。制定印发了2023年路南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随机抽查工作29次,运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开展随机抽查占比为100%,其中,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9次,抽取监管对象81户;执法单位内部科室联合抽查工作20次,抽取监管对象1384户,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运动式执法和随意检查,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在审批服务、教育、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保等重点行业领域推行承诺即开工审批服务改革创新机制,累计签订信用承诺书6万余份。加信用路南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进商场、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防诈骗等诚信宣传活动100余次。积极开展企业信用修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及时修复不良记录。

(三)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八个专项提升行动。370项政务服务事项、15个部门全部进驻今年9月投入使用的新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部门和服务事项应尽必进。好差评事项覆盖率达到100%实现零差评。区本级和镇街、社区、村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可办率保持100%,基层电子证明掌上办覆盖率100%

(四)在急难愁盼上做“除法”。企业开办由原来的一日办结,优化到材料齐全即刻办结;变更、注销由原来承诺三日办结,优化为一日办结。我区拿地即开工承诺制改革在全市排名第6,较去年上升了8个名次。我区成为县区首例办理全市域通办业务的单位,先进经验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三、聚焦依法行政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严格依法决策。制定印发了路南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标准2023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进一步明确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尚景园西侧区域、建国路市场及周边区域国有土地上房屋(非住宅)征收等重大行政决策,均严格履行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通过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由区征收中心作为执行部门严格落实跟踪反馈与后评估程序,保障了重大行政决策顺利实施。区司法局作为政府法机构全程参与全部区政府常务会议,对各项议题随时发表法律意见,全年区司法局全程参加区政府常务会议26次,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时效性。

(二)强化规范管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严格履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等程序文件出台后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并报市政府和区人大常委会备案。《路南区关于支持扩大汽车消费的9条扶持措施》起草前,组织政银企对接座谈,详细听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车企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科学性、精准性、权威性。坚持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区依法行政办对接12个区直部门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区本级现行有效的2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核清理,保留规范性文件16件,废止7件,清理结果已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

(三)用好智库外脑聘请10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疑难涉法事务审查办理以及重大经济类合同文本协议审核把关。年以来,累计提供咨询服务300件次,区域经济综合服务平台暨产业大脑项目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全程把关,有效保障了政府重大决策的合法性。

四、聚焦监督体系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创新执法方式。对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进行公示,督导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积极推行文明执法柔性执法等包容审慎监管,确保落实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全力打造文明利企的行政执法环境。

(二)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建筑工地隐患排查工作,加大对用人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化解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隐患37起,及时发现并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文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对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实施联合惩戒。开展学校周边非法行医、中医医疗机构专项监督检查,保障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开展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督执法、自然保护地监管执法等专项行动,加大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自动监控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行动,以危险化学品、工贸、消防等领域为重点,督导检查企业145家,发现安全隐患282项,其中一般隐患280项,重大隐患问题2项,已督导责任单位全部整改到位。行政案件立案16起,对2家企业2个隐患设备进行了查封处理,共罚款人民币28.25万元。

(三)自觉接受监督。积极配合人大4+1联动监督,并向人大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等情况。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切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累计处理行政应诉案件22件,民事案件12件,行政诉讼督察案件11件。

(四)持续加强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公示工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相关行政执法公示工作的通知》,加强网上巡查,就事前公开、事后公开存在的5类共性问题对公示不到位部门进行督促指导。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印发《关于开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专项整治的行动方案》,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培训新模式,采用线上自学与线下授课相结合,提高全区执法人员参与率,适应行政执法新形势新要求。严格落实罚没许可证年检机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对32个执法部门办结的34件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案卷评查,组织全区636名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证年检培训考试,切实提升执法质量和水平。有效履行复议监督制定完善区政府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在各镇街设立行政复议咨询点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全年共接收复议案件13件,经立案审理,受理7件,其中3件复议结果为维持,1件复议改变,1件和解,2件正在审理中。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区直有关单位围绕自身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各镇街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全面自查自纠。提升审计监督工作质效按照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要求,实行四个负责制度,对各审计对象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并持续推行审前承诺、审中报廉、审后回访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五)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全区各单位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通知公告106条,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3846条。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答复率达100%,未发生因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中被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责令履行等的情形。

五、聚焦应急管理,持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一)持续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印发《路南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唐山市路南区地震应急预案》《唐山市路南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唐山市路南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多项预案,充实了预案体系,提升了各部门、各单位在灾害防范应对的能力,为实现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快速、协调、高效、有序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二)持续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更新调整两委三部组织指挥总体框架,明确责任体系和责任分工。持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并与蓝天、天佑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建立协调机制,作为应急救援补充力量,截至目前,按照乡镇100人、街道50人规模组建防灾减灾救援队伍,各有关单位根据职责分工组建自己的救援队伍,全区合计近700余人。谋划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照《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打造应急管理综合指挥监管平台,目前,工矿商贸企业视频监控全覆盖第一阶段已完成,实现机械、危化行业重点企业、重要点位视频监控,随时开展巡查。参与全市传染病疫情与地震灾害卫生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和现场问答,进一步提高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水平。

六、聚焦服务群众,有效提升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质效

(一)持续巩固法治宣传教育成效。印发全区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深入法宣九进,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法治演出等形式的两法一例宣传活动。组织辖区15个律师事务所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20次,开出法律良方35个。深入现场开展法治宣传150场,发放宣传册5.5万余册,解答群众咨询500余次,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以案释法专栏,发布普法信息152条,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提升法治宣传基础建设水平,对南湖宪法公园、相庄子等村的法治宣传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升级路南区实验小学南湖分校法治宣传教育长廊。截至目前,全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惠民道新时代廉洁文化中心获评唐山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二)不断推动人民调解提质增效。拓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区妇联牵头联合区政法委、区法院、区民政局、区司法局成立路南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三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体系,做到三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体系在排查预警和纠纷化解阶段全覆盖。建立人民调解多元化解机制,区司法局与区法院诉调中心建立法调对接工作机制,吸收老干部、老教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推进人民调解进网格634名调解员分三级嵌入10个一级网格,135个二级网格,489个三级网格;145名律师分二级嵌入10个一级网格,135个二级网格。持续推进两节”“两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解专项活动,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24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98%,无民转刑、民转访问题发生。

(三)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优化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和热线三大平台建设,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新媒体微信公众号+APP23451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健全专业、实用、便捷、高效的三位一体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25件,完成全年任务的201.9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