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内容

路南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2025年上半年法制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6-12 11:05     来源:路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2025 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路南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数字政府”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任务,秉持“高效、便民、规范、廉洁”的服务宗旨,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一)稳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

按照省、市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牵头对省、市工作方案开展精细化梳理,召开专项推进会议,从场所布局、业务培训、人员管理等方面高位推动,分别印发《关于召开2024年第一批13“高效办成一件事”培训会议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的通知》,全面推进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落实落地。

一是建立联办机制。为迅速实现各“一件事”多方联动,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牵头建立以牵头部门为主线的横向纵向联络机制,定位每个事项的业务负责人员和联系方式,加强上下左右沟通联系,推动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联动办理

二是规范窗口,完善事项,全量进驻。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对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协调人社、残联、卫健、教育、住建、退役等部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并对专区和窗口设置进行了优化升级,大厅在原有功能基础上,设置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服务专区,在专区设立敞开式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件事”的咨询解答,引导帮办服务;针对“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结合工作实际,设置了12个专窗,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专项业务办理。同时,对各“一件事”涉及事项进行全方位梳理核查,已完成权限内所有事项的认领维护工作,确保各“一件事”流转顺畅。为让办事群众“找得快、看得懂”,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对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指南进行提升,将各“一件事”事项服务对象、受理条件、办理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进行整合优化,重点列明办理流程、办公时间和地点和咨询电话并在办事指南首页附上二维码应用多渠道进行展示

三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一方面,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分别对第一批13“一件事”和第二批8“一件事”开展数次综合和专项业务培训会,确保各窗口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高效办成一件事理论知识和系统操作。同时,综合窗口人员以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巩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业务流程和办理规范,并开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最大限度的便民利企。另一方面,本着“家人家事”、“服务先行”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创造服务企业“零距离”的环境,区政务服务中心全力打造了一支“咨询引导帮办代办”团队。自“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开展以来,团队不断加强“一件事”业务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训,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专业化、精准化的帮办代办服务。 截至目前,共办理线上“一件事”业务5943件,线下“一件事”业务5446件。

(二)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为构建精简高效、公正透明、协同联动的政务生态,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大下功夫。一方面,为确保政务服务领域放权精准,区数据和行政审批局通过对河北省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细致梳理和对中央层面《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965项)》的全面把握,有序衔接落实上级收回和调整的政务服务事项。其中,区级权限收回市级实施19项、调整3项;收回赋权乡级权限至区级实施24项、调整11项,切实减轻基层政务服务压力,捋清基层行政权力,全面提升了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另一方面持续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动态化、精准化管理,全力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便利化

(三)紧扣项目核心,加快审批效率

1.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改革。整合局内资源,对区内重点项目,从营业执照办理、项目立项(备案)、后期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审批21个,企业投资项目核准3个,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80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3个。

2.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审批速度,深化流程再造,实行并联审批,开展一站式办理,大幅缩短企业从拿地到开工的时间,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用时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精简40%以上,实现审批过程全程电子化。

3.积极试行部分重大项目“容缺后补”审批机制,提前与相关市级、区级部门进行沟通对接,争取相关要素指标给予优先保障,为企业减少材料等待、指标交易、报告修定等审批跨度用时。今年以来已为河北唐山城南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三期)建设项目、唐山路南区地下管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功应用此项改革举措。切实解决要素保障不足、手续办理不畅、竣工投产不快等问题。

4.开通绿色通道,对我区申债项目由专人负责提前对接项目申报单位,主动提供帮办代办、延时办理服务,为申债项目顺利入库提供坚实保障。今年以来为唐山市路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唐山城南经济开发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15个项目出具了立项审批手续。

5.严格园区项目准入,加强航空航天、现代应急、电子信息三大特色产业发展,聚焦项目开工难、落地慢的问题,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投资承诺制”改革实施,以实现产业项目极简申报、极效审批、极速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拿地即开工”和“承诺制”改革项目21个。

6.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应用工作机制帮助解决入驻园区企业评估评审“手续多、时间长”等问题,减少企业编制评估评价事项报告的数量,压缩建设项目涉及评估评价事项报告编制时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项目落地。目前已完成区域评估7项,分别是城南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城南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南经济开发区压覆矿产资源评估、老交大片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城南经济开发区水资源论证报告、城南经济开发区水土保持报告、城南经济开发区节能评估。

二、加快数字建设,推动数据共享

城市大脑方面,强化数据中心管理运营安全体制,结合易识通公司承接数据中心机房部署审批流程制度,制定指挥中心运营方案,完善管理机制;二是对接易识通完成本年度三级等保测评工作,加强网络及数据管理安全培训,筑牢安全屏障。产业大脑方面,围绕“发挥场景资源与数据资源优势”,组织力量对区内重点行业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初步摸排了潜在的应用场景需求和数据资源现状,建立了首批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意向库。产业大脑组建了初期运营核心团队,针对“紧盯‘智改数转’,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的要求,深入研究相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成熟解决方案,为下一步精准服务企业改造提升做好知识储备。研究制定数据资源汇聚、治理、共享和安全保障的初步方案,探索建立政企数据融合应用的合规机制,为未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打下基础。平台方面产业大脑已完成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包括信用金融服务,企业画像等内容,其中生产式AI正在建设当中。低空经济方面路南区低空安全管控平台建设方案已经完成,目前处于资金筹备待建状态,同时路南区通航机场及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目前正在制定,平台方案包括平台相关设备部署点位以及巡检飞行航线,数据采集范围类型等。数据归集及应用方面,今年以来,结合各相关部门已归集各类结构化数据5亿条左右,同时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安排对相应数据进行编目并上传至市级数据平台。依托区级相关部门及企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依托本地服务器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探索优化行政审批领域申请材料填写以及营商环境领域政策解答。

三、不断推进诚信建设,拓宽应用场景

(一)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力度

按照上级《关于帮助企业提升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水平的函》的要求,对特定信用信息、专项数据及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信息数据进行归集,不断强化“双公示”信息归集,截至目前,全区已归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3716条,行政五类信息12条,企业守信信息51条,逐步建立起信用信息归集机制。

(二)积极开展融资信用服务

“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获贷企业占比”为城市信用监测指标,路南区认真组织落实《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全力提高融资授信数据,鼓励金融机构做好常态化融资授信工作,动态推送融资信息,持续推动“信易贷”工作开展,鼓励金融机构在平台上发布金融产品,常态化开展融资信用服务工作,签订路南区融资授权书4548份,上报金融机构企业获贷数据1016条,助力路南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三)切实防范政府违约失信风险

按照《路南区政务失信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今年以来,根据市局推送的相关案件,我局向区卫健局、区住建局发送了《关于探索开展“信用+先行调解”工作的通知》,并单位分类梳理了案件清单,要求各单位要对照清单,逐项研究案件情况,积极与经办法院对接沟通,采用适当方式方法,协助进行调解,及时上报最新进展情况,最大程度减少政府部门被列为被执行人的风险。

(四)持续“信用路南”文化宣传

运用多种途径普及信用常识,围绕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诚信建设万里行”、“七进”宣传、“3.15”消费者权益日等诚信宣传活动28次,路南区融资信用服务案例《河北“诚信红利”惠企超六千亿元》被河北日报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人人“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氛围。

二、下半年工作谋划

接下来,我局将继续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深入践行“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宗旨,以优化路南营商环境为己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跨上新台阶。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从治懒治庸治躺平入手,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突出、热心服务企业的英才队伍,能够在数据和行政审批工作中担重责、挑大梁。强化对镇街政务服务队伍的培训指导,促进县乡两级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