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山市路南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聚焦“经济强区、幸福路南”奋斗目标,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命名为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得到新加强
(一)加强顶层设计。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效落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2023年度政府重点工作及责任清单》专门强调“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并印发《唐山市路南区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坚持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切实压紧压实了工作责任。
(二)强化法治思维。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部署新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印发《2023年度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及区政府领导学法目录,今年以来,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法2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纳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议题和党校主体班次重点课程,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袁琳琳在新提任科级干部培训班上进行了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区法院行政庭庭长温杰就行政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开展了专题培训,切实提升了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狠抓示范创建。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做好核查验收准备工作。1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在省委依法治省办组织的视频答辩会汇报工作经验成效,并参加线下实地核查,推动了迎检工作圆满完成。5月,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命名为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出新举措
(一)持续深化简政放权。编制并印发《唐山市路南区政务服务(除行政许可、行政备案外)事项清单(2023年3月版)》《唐山市路南区公共服务(非依申请)事项清单(2023年3月版)》等清单,对各类清单实施动态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落实“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改革方式,编制区本级“证照分离”改革政策汇编,明确涉企经营事项改革举措及办理指南、材料模板,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落实。
(二)持续健全监管机制。1月3日,制定《2023年路南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6月2日,结合工作实际调整《路南区2023年度随机抽查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双随机”抽查10次,抽查市场主体户数134户,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运动式”执法和随意检查,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快建立各行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目前,全区共制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27个,基本实现了行业领域信用制度全覆盖。加强“信用路南”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进商场、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防诈骗等诚信宣传活动100余次。积极开展企业信用修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及时修复不良记录。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八个专项提升行动。线上线下推进企业开办全流程服务,线上实行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不见面审批,实现一日办结;线下推行企业开办“一条龙”集成化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窗领取”。推出45个涉企经营套餐,依办事群众需求提供无差别的“套餐式”服务。创新推出“企业容e办”公众号,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度。积极搭建“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的政银合作平台,打造“政务办事一公里服务圈”。优化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和热线三大平台建设,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新媒体“微信公众号+APP”、23451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夯实专业、实用、便捷、高效的“三位一体”法律服务网络体系。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建设,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35件,免费接待各类法律咨询215件,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满意度达100%。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迈出新步伐
(一)严格依法决策。《路南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标准》和《2023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进一步明确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4月26日,启动尚景园西侧区域国有土地上房屋(非住宅)征收,严格履行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通过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让决策在阳光下运行。
(二)强化规范管理。区烟草专卖局研究制定《唐山市路南区烟草制品零售点布局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了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等程序。规范性文件出台后,均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并报市政府和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坚持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6月20日,区依法行政办印发《关于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对接12个区直部门,对区本级现行有效的2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核清理,清理结果将于7月中旬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
(三)用好智库“外脑”。聘请10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疑难涉法事务审查办理以及重大经济类合同文本协议审核把关。今年以来,提供咨询服务69件次,出具审查意见书56份,有效保障了政府重大决策的合法性。
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取得新成效
(一)创新执法方式。开展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公示,督导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积极推行“文明执法”“柔性执法”等包容审慎监管,确保落实“轻微不罚、首违免罚”,打造文明利企的行政执法环境。
(二)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建筑工地隐患排查工作,加大对用人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化解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隐患10起,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文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对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实施联合惩戒。开展学校周边非法行医、中医医疗机构专项监督检查,保障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督执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打击自动监控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案件、自然保护地监管执法等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以危险化学品、工贸、消防等领域为重点,督导检查企业187家,排查整治一般隐患258项,行政处罚2.25万元,整改率100%;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1家次,排查各类隐患271项,行政处罚3.25万元,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共检查企业92家,罚款5.5万元,整改隐患261项。
(三)强化执法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公示工作,5月15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相关行政执法公示工作的通知》,并加强网上巡查,就事前公开、事后公开存在的5类共性问题对公示不到位部门进行督促指导。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5月25日,印发《关于开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专项整治的行动方案》,着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培训新模式,通过线上自学与线下授课相结合,提高全区执法人员参与率,适应行政执法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执法人员管理,组织新增执法证件32人,发放第二批辅助执法证件,开展第三批行政执法辅助执法证上报、制证工作,着力缓解执法队员执法资格不足问题。严格落实罚没许可证年检机制,完成2022年全区32个执法单位罚没许可证年检及发放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2023年1月1日至5月31日32个执法部门办结的34件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案卷评查,切实提升执法质量和水平。
五、持续完善应急体系,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实现新突破
(一)深化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更新调整“两委三部”组织指挥总体框架,明确责任体系和责任分工。持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并与蓝天、天佑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建立协调机制,作为应急救援补充力量。谋划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照《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打造应急管理综合指挥监管平台,目前,工矿商贸企业视频监控全覆盖第一阶段已完成,实现机械、危化行业重点企业、重要点位视频监控,随时开展巡查。
(二)严密组织应急处置演练。分层次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紧急突发事件有效依法处置。筹划2023年度防汛抗旱应急演练。前往乐亭县参与全市传染病疫情与地震灾害卫生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应急演练,以实战演练和现场问答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六、强化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展现新担当
(一)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印发全区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和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的两法一例宣传活动;开展送法进企业法律服务活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线下开展法治宣传活动93场,发放宣传材料45000余册,解答群众咨询800余人次;线上开展送法进网络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设立以案释法专栏,发布普法信息152条,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截至目前,全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
(二)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吸取老干部、老教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持续推进“两节”“两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解”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0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8%,确保无民转刑、民转访。
(三)有效履行复议职能。制定完善区政府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在各镇街设立行政复议咨询点并组织开展培训。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今年以来,处理我区复议案件7件,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1份,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七、凝聚内外监督合力,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获得新提升
(一)自觉接受各类监督。积极配合人大“4+1”联动监督,并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等情况。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今年以来,区法院发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通知书4件,行政机关收到通知后全部出庭应诉。区检察院围绕金融监管、窨井管理、养老诈骗、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发出检察建议36份,按期办复率和被建议单位采纳率均为100%。
(二)持续加强行政监督。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区直有关单位围绕自身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各镇街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全面自查自纠。提升审计监督工作质效,按照“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要求,实行“四个负责”制度,对各审计对象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并持续推行审前承诺、审中报廉、审后回访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三)加快政务诚信建设。印发《路南区政务失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健全政务守信践诺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通知》,坚决防范新官不理旧账、击鼓传花、违约毁约、欺商骗企等政务失信行为,并开展诚信教育进机关、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强化了“重信践诺、依法行政”的宗旨,提升政府公信力。
(四)严格落实政务公开。以区政府门户网站为主要阵地,全区各单位共发布通知公告58条,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2032条。对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答复率达100%,未发生因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中被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责令履行等的情形。
下半年,路南区将继续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钉钉子精神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推动依法行政提质增效,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办单位: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主办
Email:lunanmenhuwang@163.com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