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对省级人大代表107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0-31 12:26     来源:路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省级人大代表1076号“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路南区顺应信息革命趋势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做好顶层设计,注重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建设,加强“互联网+政务”融合,最大程度满足群众服务需求,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通过公开招投标,我区新型智慧城市及大数据运营中心(一期)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①完成“初心家园”微信小程序并投入使用。该小程序整合了多项服务资源,通过“存储爱心、随需使用”的志愿服务模式,把邻里互助、慈善捐赠、平安建设、文化宣传、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有效结合,以“小积分”撬动“大能量”,更好激励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服务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对于侧重贫困、孤残、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反映切合实际、可以实现的急难愁盼问题。在线上,有需求的群众居民可通过“微心愿”板块向社区反映诉求;线下,可直接到所属党组织进行心愿申报,全区各级党组织及党员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对发布的党员群众心愿进行认领,在一个心愿不重复认领的基础上,尽可能调动协调优质资源,实现群众诉求。②全面启动网格员APP、“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平台”中的镇街大屏、业务中台、项目管理模块、算力中心、数据共享平台对接、GIS中台等内容。启动指挥中心大屏、物联网平台、社会治理平台、关系图谱、BI自助报表系统等子系统研发。③完成了子网格员APP测试测试版上线、“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平台”中指挥中心大屏的业务原型梳理和UI设计、镇街大屏和项目管理模块的UI设计实施研发及测试测试迭代、业务中台的业务底层框架、物联网平台完成物联网平台调研、算力中心的业务原型梳理、数据中台的数仓开发、数据共享平台对接、社会治理平台和关系图谱的业务原型梳理、GIS中台的UI设计及GIS图层融合开发、BI自助报表系统的业务原型梳理和UI设计。④完成永红桥街道、广场街道、小山街道等6个镇街的显示屏、扩声等的设备安装。完成梁家屯路街道大屏、扩声、操作台、工作站等设备安装,完成社区终端显示设备、机房设备、指挥中心系统等设备的采购,逐步构建出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路南区智慧服务体系。新型智慧城市及大数据运营中心(二期)项目建设紧密谋划,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年底前完工,计划建设:①社会治理平台及系统,包括高点监控系统、村社会治理服务站、乡村智能监控系统、平房端智能设备、应急防汛智能监控系统、网络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等。②大数据运营中心的全息3D沙盘、融媒体中心,完善通讯网络,建设数据机房软、硬件设备及相关设施等,完善通讯网络。③幸福路南城市大脑,包括城市IOC、业务中台、数据中台、AI中台、数据赋能、社区电商平台软硬件及相关设施等。

基础设施投入满足智慧社区硬件建设要求。按照省、市两级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路南区智慧平安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路南区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区152个小区(老旧小区82个,非老旧小区70个)纳入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截至2022年12月,我区152个小区共安装人脸门禁170套、人脸抓拍223套、车辆抓拍375套、车辆道闸55套、高清监控194套,录入人员信息30.76万条、房屋信息14.61万条、车辆信息8.64万条,全部达到河北省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标准的“达标型”,实现了智能感知、实口管理、风险防控、社区管理(包含独居老人关怀)、多维布控等功能。要求新建小区交房前建成具备“达标型”以上标准的智慧安防小区,鼓励条件好的已建成小区进一步提升建设标准至“优选型”甚至“示范型”。

公共文化设施智慧化建设丰富多彩。谋划建设书香驿站、运动驿站;投入10万元加强文图两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丰富完善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网站及微信公众号,设置信息资讯、防疫防控、线上展览、线上活动、线上艺术普及、慕课等数字文化资源,为区图书馆购买超星读秀数据库,给读者免费提供专属讲座、培训、电子书等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截至目前,共发布线上讲座、展览、培训、文化演出等各类信息资源955条,文图两馆数字资源总量达13.9TB,全方位满足群众文化需要;广泛开展文艺“云活动”,上半年,先后推出多场文艺“云活动”,开展了“铸不朽丰碑·刻隽永画卷”—路南区摄影作品展、“猜灯谜庆元旦·家安康国顺遂”—南图线上答题赢文创奖品活动、“南图走近唐山”线上系列活动“南图好书推荐”线上活动,推出24期全民艺术普及网络培训、非遗过大年网络展播展示活动,线上文明旅游宣传、线上体育健身操舞展示等活动精彩纷呈,进一步丰富群众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扎实推进。我区已建立2家镇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卫生服务站,为55个行政村配备了有职业资格的村医46人,满足群众日常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下一步,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我区将全力打造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养老服务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全面完成。落实新建小区每百户30平方米,老小区每百户20平方米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2所,福利院2所,750平米以上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所和200平米的日间照料服务站69所,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00%全覆盖;鼓励部分养老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稻地和女织寨镇分别设立了农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体活动、老年教育、康复理疗等项服务;大力支持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组织和机构享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在用电、用水、用气、取暖等日常生活消费,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完成区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配餐中心、助浴点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街道有中心、社区有站城市社区全覆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2022年,已全面完成我区养老服务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对养老服务机构全时段、全覆盖智能化监管,全年共帮助走失人员23人次,上门帮扶病老幼209人次,145个小区实现可防性案件“零案发”。

智慧化健康养老服务逐步完善升级。近年来,路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发展趋势,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实现多功能、多维度、广覆盖的居家医养模式。一是完善居家助医养老模式。通过签约周边医疗资源,依托已有的智慧平台数据系统,探索“互联网+医疗”居家养老送医上门服务。以幸福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试点,整合辖区内的医疗资源,依托智慧平台增设居家老人助医服务,打通居家医疗服务通道,聚焦多种慢病、高龄衰弱、残疾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以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在线诊疗等创新手段,通过规范服务内容及流程,畅通支付环节,使居家养老群体在家中就能获得必需的医疗健康和护理服务,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二是探索社区智慧养老模式。以家庭为核心,通过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系统精准定位养老人群,实现以网络为支撑的全系统化运营。以梁家屯初心家园的众源康养为试点,拓展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以基本公卫为基础,由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老年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药、送医上门;以特色服务为优势,加强与市人民医院的合作,试点投放至尚信社区卫生服务站动态血压监护仪,帮助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好辖区老年患者的血压,促进老年人慢病的健康管理;以优势医疗资源为依托,发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梁家屯街道医疗康养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慢性病防治、康复护理和营养健康等科学知识,满足辖区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康养需求。同时,发挥辖区内三甲医院的优势,由市妇幼保健院医疗志愿者们不定期走进老人家中,上门为老年人进行了一对一听诊、问病史、测血糖、量血压、进行用药指导,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更优质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三是鼓励机构转型医养模式。我区已有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3家。2023年我区继续扩大医养项目的谋划设计,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机构与周边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力度。支持部分医疗资源闲置的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向康养服务转型,鼓励原海扶医院、万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建成收治高龄、重病、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康养综合体,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等健康养老服务。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

2023年3月3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