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 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7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30 15:11     来源:路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冯玉娟、冯国玲、张玉玲、李文友、马莉、朱建超、董秀、杨晶京、易雅娇、薛斌、杨胜利、钱丽萍代表:

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现结合路南区实际,答复如下:

路南区是唐山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近年来,路南区委、区政府抢抓乡村振兴历史机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和美乡村建设启动以来,聚焦生活富裕,促进增产增收,打造农村产业品牌,以现代农业带动农村生产,以人才振兴引领农村致富,以项目的大见成效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南实践着力建强和美乡村示范片区“主阵地”,以“链式发展”壮大规模,以“产业振兴”释放活力,切实推动路南乡村全面振兴。

一、聚焦产业兴旺,强化“项目引领”。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夯实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深入激活乡村振兴“土、特、产”密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深入基层服务“三农”,提升农业项目科技应用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路南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延伸农业发展链条,围绕粮食安全、果蔬生产、畜禽养殖等产业,加强仓储服务、冷链物流等配套的引导建设,加深农业与加工制造、电商物流等行业融合度;加快打造“稻香里”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园,着力建设核心区“米粒王国”、连栋温室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带动稻地镇15000余亩土地开发利用,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

二、聚焦生态宜居,强化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以环境整治守护“绿水青山”。持续攻坚25个村的专项债券项目,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及黑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等项目建设,做到“一镇一规、一村一策”,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和村庄绿化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已基本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落实“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工作机制;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污水管网全覆盖;农村厕所革命方面,全区已改厕户数6884户,同步建成粪污集中处理中心3座;村容村貌提升方面,依托路南区南部城镇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和路南区稻地镇乡村振兴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了村庄道路硬化“村村通、户户通”。

三、聚焦乡风文明,强化公共服务。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培育,铸就和美乡村之魂。深入挖掘并完善本土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弘扬邻里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依托“初心家园”平台,积极探索“积分制+”乡村治理新模式,鼓励村民通过文明行为获取积分兑换奖品,激发文明乡风建设内生动力;不断建设完善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的文化阵地,不断提升生产、生活水平,力争实现自来水5G网络、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四、聚焦治理有效,强化机制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现代化技术打开乡村治理新思路,以常态化管理巩固基层治理成果。坚持“一引双融三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创A;不断加强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问题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强化法治保障,广泛开展农村普法行动,总结完善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机制方法,深化平安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整治“村霸”等黑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

五、聚焦生活富裕,强化增产增收。打造农村产业品牌,以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生产,以人才振兴引领农村致富。深入落实凤凰英才3.04.0人才聚智政策升级版,引导人才优先向和美乡村聚集,强化技能培训,“海东青”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机构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打造“劳务输出”品牌项目;持续发挥“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的作用,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增加农村岗位数量,促进农民就业;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支部+企业”合作模式,培育壮大禾盛源等5家现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全区所有行政村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让农民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打通“租金+股金+薪金”农民增收新渠道。

感谢您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是我区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的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

                                202452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