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人大代表1722号建议“关于建设农村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议”已收悉,结合路南区实际,答复如下: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构建区域“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路南区通过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开展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式,关心关爱关注农村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和文化提升,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医、老有所学”目标。
一、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丰富老年群体文化生活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稻地镇、女织寨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目前,我区共建有镇级综合文化站2个,总面积3260平方米;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0个,总面积93557平方米;文体广场50个,总面积44553平方米。每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等综合性文化功能区域,全部达到“五个一”建设标准,且常年面向辖区老年人免费开放,为老年人参与文化生活、享受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2022年女织寨镇南刘屯村、西越河村2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被评为唐山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百强”示范点。同时,以培养农村文艺团队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目前我区两镇共培育农村文艺团队50支,做到群众文艺团队全覆盖。这些团队既有老年群体自发组织的,也有文化馆、文化站重点培育的,团队类别涉及戏曲、歌唱、舞蹈等。近年来,为打通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我区积极组织开展“七进文化惠民演出”、“四季村晚”,将演出、培训、非遗、孝老等送到百姓家门口,广泛增加老年群体的参与度,使老年朋友们共享文化惠民成果,增强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健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老年群体身心健康
路南区设有2家镇卫生院,53家标准化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已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每个村卫生室均配备一名具有合格资质的乡村医生进行执业,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私立医院和私营诊所,满足老年群体“15分钟生活圈”就医要求,逐步把“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推向更高层次。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严格培训与考试纪律,增强培训效果,组织技术比武,通过活动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奠定社会基础。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严格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障,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四是规范经费使用,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所有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投入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去,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三、依托五级网格智治体系,探索创建农村区域养老新模式
我区两镇设有2所福利院,分别为坐落于女织寨村的路南区福利院和稻地镇刘唐堡村的路南区福利事业发展中心。目前,全区特困对象321人,其中集中特困供养对象69人,分散特困供养对象252人,集中供养率21%。在两镇分别设立了农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体活动、老年教育、康复理疗等项服务。
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探索创建了“党建引领+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创办了以女织寨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市级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和老年助餐食堂,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联动“1+N”配餐体系(即1家食堂多个助餐点),聘请专门负责配餐服务的专业团队,提供营养配餐服务,为有困难的老人配送到家,已为特殊老人群体减免助餐达到6000多人次,打通服务老年群众的“最后100米”,实现服务“零距离”。二是不断探索政府购买居家服务新模式。2019年初,我区率先在全市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形式,利用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优质养老服务组织投资我区养老服务事业,以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为全区“生活困难的低保老人,失独老人,分散特困老人,重度残疾一、二级老人及子女因残疾、重病等不能履行赡养义务的独居老人”等六类特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六大类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养老照顾,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活动范围已全面覆盖全区城镇区域。2021年以来,累计服务10428人次,其中城市区域累计服务9900人次,农村区域累计服务528人次,财政补贴资金共计102.8万元。三是打造养老服务智慧信息管理平台,通过高效的数据平台对老年人信息(包括基础数据、评估数据、健康数据)和养老机构信息、从业人员信息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监控和管理,为居家养老提供延伸性养老服务,目前纳入平台服务和管理的老人和重症失能人员近6万人,累计服务时长10万余小时,在全市率先实现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机构全时段、全覆盖智能化监管,为居家助餐、长护险、政府购买居家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撑。四是依托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五级网格管理体系,组建近邻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网格员成为老人“服务员”,对网格内空巢独居、失独病残等特殊老人精准走访,形成“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通过村(居)党组织推荐,将部分闲置劳动力培养成辅助护理人员,为社区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服务,形成“波浪式互助”良性循环。五是为参与支持养老服务事业的组织和机构提供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在用电、用水、用气、取暖等日常生活消费,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提升完善农村文化设施,鼓励新建小区预留出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等继续做大做强“四季村晚”,推动“村晚”由侧重文艺演出向特色文化传承展示、文化和旅游节庆展示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转变,让“村晚”真正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特色文化大秀场,文旅融合大平台,实现养老、医疗嵌入式服务,促进老有颐养,让农村老年群体乐享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
2024年4月3日
主办单位: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主办
Email:lunanmenhuwang@163.com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