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 对省级政协委员051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30 15:29     来源:路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省级政协委员0512号提案“关于提升基层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水平的建议”已收悉,结合路南区实际,答复如下:

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置、救援能力,我区从建立完善应急机制能力入手,多举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成立应急响应机构。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防震减灾指挥部、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等应急响应专门机构,各镇街和相关成员单位建立相应的指挥部办公室,明确人员责任。同时结合全区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各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便于快速启动应急机制。

二、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地震监测预警,在大钊公园地震监测站有5名固定人员长期值守,对二氧化碳、矿地温、矿水位进行数值监测,每天早上8时向市台网中心及省地震局上报和传输地震监测数据,台站实现24小时专职人员值守。建立预警沟通机制,及时监测和掌握各种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趋势,并利用微信、工作群、公众号等手段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灾害危险,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各类损失。

三、完善群测群防机制。完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利用微信工作群健全区、镇两级宏观异常报送与核实机制,相关微信群已涵盖至各社区(村)。健全地震宏观情报网,目前我区共有1个地震宏观监测点,并计划年内完成该观测点改造,提升观测准确性。

四、及时响应机制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后,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情况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抢救被困人员、疏散群众、防止事态扩大,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及时获取更多资源和支持。

五、组织协调与处置机制针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明确各个环节和工作的具体责任和工作流程。目前我区已制定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预案、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预案、突发事件应急等预案,确保各类自然灾害和应急事件发生时,做到指挥机构运行畅通,各部门通力协调联动迅速有序工作

六、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和培训机制。按照突发应急灾害和事件的需要,各镇街分别按照要求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其中镇建立100人,街道建立5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我区另有民兵力量50人,区消防大队65人、蓝天救援队15人、天佑救援队15人(均为在我区注册的社会救援队伍),全区共有745人的储备救援力量,确保遇险及时展开救援。同时我区还聘请相关专家对各成员单位应急负责工作人员和急救队伍进行了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等相关业务培训。

七、科普宣传机制深入普及防震减灾、防汛抗旱、应急救援等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能力,联合唐山地震监测中心站、市应急局、区红十字会等部门,利用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周、7.28抗震纪念日等时间节点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23共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000余份,为社区群众、在校中小学生,防震救灾、防汛抗旱各指挥部成员单位副职进行防灾减灾知识授课20余场。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优化政府应急预防流程,提升监测预警质量,完善快速应机制,加强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配备更新应急物资,切实提升我区应急处置能力。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政府

                                202441


网站地图